常德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2022年度行政执法情况报告
2022年,我局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全面依法治市目标任务,围绕自然资源管理工作实际,全年执法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现将2022年行政执法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情况及成效
(一)提高政治站位,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
1.高位推进,压实责任。我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的决策部署,2022年3月印发的《2022年全市自然资源规划工作要点》,把重点领域矛盾纠纷化解、深化行政执法改革、关键领域立法修法等法治工作放在突出位置。2.落实“谁普法谁执法”工作责任制。结合本部门出台了《2022年度“谁执法谁普法”工作方案》《2022年度“月学一法、全员学法”法治教育培训学习安排表》,全面建立分级负责、协作配合的普法工作机制,将普法工作纳入年度工作计划,2022年以来,围绕“尊法学法考法用法”主题,集中学习宣传《湖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反有组织犯罪法》《信访条例》《湿地保护法》《湖南省社会信用条例》等。邀请省厅法规处专家刘细红处长、市委党校陈小明教授讲授《湖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办法》《习近平法治思想的伟大意义》等法治专题讲座。严格按照湖南省自然资源厅工作部署要求,通过视频网络协同的方式举办依法行政能力培训。举办全市系统全员土地管理业务考试,选派队伍参加全省系统“一法一条例一办法”知识竞赛,荣获多个奖项。不断丰富形式,提升行政执法人员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以制度建设为引领,完善行政执法工作体系。
1.推进自然资源领域制度完善。与常德市人民检察院联合出台《关于加强自然资源领域行政执法与检察监督工作协作配合的实施意见》;联合常德市中级人民法院印发了《常德市自然资源领域行政争议协调化解工作实施办法(试行)》;与市公安局、中级人民法院等11个部门联合出台《常德市打击整治食品药品和生态环境领域违法犯罪工作联动机制》。拟与市财政局联合出台《常德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市本级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支管理的通知》。2.建立执纪问责机制。协助市纪委监委印发《关于严格耕地保护强化监督执纪问责的通知》,创新建立“3521”问责机制,实行双核双查,强化执纪问责,进一步压紧压实乡镇(街道)、村(社区)的工作责任,工作做法被省纪委作为典型经验在全省进行推介。3.建立联合督查机制。与市委、市政府督查室定期开展联合督查,与市农业农村局联合开展疑似图斑双向排查,并坚持实行“周调度、月通报”制度,定期在整改通报群向县市区政府(管委会)分管领导通报排名情况,向整改进展缓慢的地区党委政府发送《工作提醒函》,督促违法用地整改。4.建立联动执法机制。与纪委、公安、法院、检察院、审计、发改等部门建立联动执法机制,与市农业农村局建立农村乱占耕地建房疑似问题双向排查制度,先后开展各类联动执法活动7次,有效增强执法合力。
(三)强化行政执法监督,提升执法工作力度。
1.执法监督从紧从严。严厉打击违法占用、破坏耕地、非法采矿等违法行为,全市累计立案调查133起,罚款213万元,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24人,移送纪检监察机关追责4人,曝光典型案件27个,工作成绩稳居全省前列。在全省自然资源系统率先出台《2022年违法用地“双零”行动工作方案》,被省厅通报表扬并在全省推广。今年新增违法用地全省最少,连续10年“零约谈”“零问责”。同年9月,全省耕地“零违法”工作座谈会在桃源县召开,推介了我市及桃源县遏制新增违法用地的工作经验。2.“三地两矿”月清月结。今年,省厅下达我市194宗、1665亩违法用地处置任务,均实现月清月结。已整改到位134宗、阶段性整改到位46宗,整改到位率居全省前列。8月以来,我市连续四批次无新增违法用地问题。3.扎实推进破坏耕地问题专项整治。组织开展“违法违规占用耕地重点问题专项整治”、“坑塘水面占用耕地行为专项整治”和“农村乱占耕地建房专项整治”,全市恢复耕地2640亩,整改到位率91%,整改成效明显;对省厅下发我市的9批66个新增乱占耕地建房疑似图斑,及时移交市农业农村局和相关县市区开展双向排查,全年发现乱占耕地建房12栋,均已处置到位,整改到位率居全省前列。4.持续推进耕地“非农化”专项整治。起草并出台《常德市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常态长效监管制度》,建立健全耕地“非农化”问题台账,实行挂账销号式管理,督促问题整改销号。目前全市完成耕地“非农化”问题整改48个633亩。5.统筹推进其他重大专项工作。统筹推进扫黑除恶、“大棚房”清理、违建别墅清查整治、自建房安全整治排查、长江流域自然资源执法等专项工作,均圆满完成任务,实现既定目标。
(四)聚焦服务民生,提升行政执法工作水平。
1.权责清单制度动态调整。已公布并调整本部门权责清单含行政许可、行政强制等9项共110项内容,换发行政执法证147人,执法监督证5人。简化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办理事项,公布了第一批24 项豁免清单。积极推行柔性执法,出台17项自然资源轻微违法行为不予行政处罚事项清单。2.行政审批提质增效。严格落实市政府印发的《常德市审批服务“三集中三到位”改革实施方案》,率先做到全进驻、全上网、全简化,办事材料再压减30%以上,办结时间再压缩50%,13项即办即结,办结率100%,满意率100%,典型经验被市行政审批服务局推介。3.不动产登记再优化。出台《常德市新建商品房“交房即交证”改革实施方案》,“交房即交证”实现常态化,所有新建商品房全面实行“交房即交证”,今年全市完成“交房即交证”项目40个,涉及项目累计颁发不动产证书16808户。实行小微企业免收登记费自动核验,今年累计免收小微企业登记费41.32万元。创新推行“不动产登记+水电气视网”集成联办措施,实现一表申请、一套资料、一窗受理、一链办理、一次送达。积极支持“保交楼”行动,持续化解房地产办证突出信访问题,全市化解问题楼盘189个,化解率在全省排名前列。
二、存在的问题
1.习近平法治理论学习研讨创新不足。全局上下在落实学好用好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研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体系上下功夫不够。直属各单位、机关各业务科室在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上创新不足。在利用各类媒体、平台等多载体宣讲形式,推动法治理念进社区、进机关、进头脑的力度不够。
2.行政执法能力有待提升。一是执法案卷标标准度不高,可借鉴的优秀案卷少。行政执法的相关信息公开不够规范和及时,推行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和 “说理式”执法有待加强。二是行政执法的程序未完全执行到位。特别是征地拆迁过程中,公示、送达等程序不够规范。三是法制专业配备力量不足。我局行政执法工作量较大,法制审核事项多,事多人少的矛盾日益突出,人员力量捉襟见肘。公职律师覆盖率不足40%,法律顾问、公职律师在重大行政决策制定中的作用不够突出。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理论学习有新高度。进一步深化思想认识,切实增强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贯彻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的重点任务,认真开展依法行政、法治宣传等工作,以更高站位、更实举措、更优作风,助力自然资源规划领域法治政府建设。
(二)案件查办下真功夫。1.办案加力度。保持“严”的主基调,对违法占耕地等重大违法案件,一律提级查处或挂牌督办,一律既查事又查人,涉嫌犯罪的一律移送。2.曝光造氛围。严格落实执法四项制度,加大案件公开曝光力度,形成震慑,努力在全市形成“不敢违法、不愿违法”的自然资源执法氛围。
(三)专项整治求真名声。1.持续发力违法用地“双零”行动。坚决遏制新增问题,强力督导存量违法用地整改,力争2023年4月底前基本实现“双零”目标。2.积极谋划矿产违法“双零”行动。把握主动权,尽快启动矿产违法“双零”行动,力争在全省率先印发《整治方案》,并取得实效。3.持续抓好其他专项工作。持续推进耕地“非农化”、“强执法防事故”、农村乱占耕地建房、违建别墅、“大棚房”问题等专项工作,确保排名继续全省靠前。
常德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2023年1月27日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