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不动产登记中心用实招出新招下硬招深入推进模范机关创建
以党建为统领,聚焦支部“五化”建设,着力打造“五型”支部;以业务为主线,聚焦全面深化改革,着实创新服务举措·——今年,常德市不动产登记中心把创建模范机关工作列入全年重点工作任务,通过细化任务清单、评估问效、深化治理等重点关键环节,用实招、出新招、下硬招,坚持把模范机关创建工作与中心工作、重点工作相结合,深入研究制定具体方案措施,持续推动创建工作扎实开展,成效斐然。
以党建为抓手破题在守正创新中培根铸魂
“我们以换届选举为契机,配齐配优支委会,今年通过创模活动,还建立健全了46项制度。”中心支部书记陈世锋认为,党建引领是推动工作发展的关键,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一旦发挥出来,难题就不愁不能破题。
随着组织设置、职能定位以及工作覆盖面的全面铺开,针对如何抓实党员教育,中心形成了新的“三会一课”、“两学一做”制度,并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以党建为统领的兴趣小组、专项工作、群团组织由过去的被动接受开始向主动作为转化。
“抓牢廉政建设,抓细作风建设,党建工作不能少了廉政建设,只有这样,党员骨干的认识才能真正下沉,推进党建工作融入业务、融入基层、融入人心。随着我们将警示教育常提常抓,创建逐渐形成了强大合力。” 陈世锋有感而发地说。
以问题为导向立论在担当作为中践行使命
模范机关怎么建?怎样以建模推动不动产工作持续前行?在模范机关创建过程中,中心提出了两个问题,并以此为导向展开立论,聚焦机关党建薄弱环节,将不动产办理业务不断实现新的提速增效。
自2017年开始启动“提速”,到2018年实现第四次提速,该中心完成了异议登记、注销登记、查解封登记即办即结;抵押登记缩减为3个工作日;变更登记、转移登记、更正登记缩减为5个工作日;首次登记缩减为10个工作日。随着2020年第五次提速,中心以数据深度清理为抓手,以不动产登记服务创新为重心,全面压缩不动产登记办结时限。超前完成国办发8号文和省办发47号文要求,通过第5次提速及服务方式创新,基本实现一般登记3个工作日办结;不动产抵押登记24小时办结;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首次登记、抵押登记,更正登记1小时办结。
并以此打造形成了“三大”服务板块。“在线”布局,全面推进不动产登记“网上办”,实现不动产登记服务“24小时不打烊”;“基层”延伸,积极探索不动产登记下沉街道“就近办”,打通服务群众最后1米;“全城”覆盖,加快推进银行不动产登记“一次办”,部分登记实现1小时办结,着力打造“1小时直通车”品牌。
市城区与中心签订抵押登记战略合作协议的银行18家(含公积金),共设立银行便民登记服务点58个,全面实行电子证照全流程应用。截至目前,受理抵押业务1.7万宗,占总量的99%。累计颁证应用5.99万簿,应用发放贷款696.44亿元。办事群众、企业在办理抵押登记时,可实现银行便民服务点的“一站式”办结,抵押登记办结时间由原来3个工作日缩短至24小时内,部分登记实现1小时办结。
自此,“让党中央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模范机关创建长效机制逐渐形成。
以人民满意为动能再起航在服务大局中提升站位
“人民群众满意,是我们最大的幸福。”这句发自肺腑的话,来自创建活动中一名普通的党员干部。随着人人参与创建的氛围形成,如何保障权益群众更幸福成为中心关注的一个大问题。
狠抓农村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房地一体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按照“2020年底实现登记颁证率95%以上”目标,中心抽调精干力量,集中开展前期调研、方案制定、政策出来,实行片区包保的原则,确保改革深入人心,助力乡村振兴;截至目前,市本级三区已完成权籍调查宗地100563个,登记发证17258宗。
排忧解难群众更满意。深入开展全市集中化解房地产办证信访突出问题专项行动。中心抽调专人,高位推动、认真谋划、积极摸排,狠抓此项工作的落实见效。截至目前,市本级摸排问题楼盘86个(含安置小区71,商品开发15个),现已完全化解问题安置小区9个,商品房项目1个,另有23个安置小区已经完成首次登记。
深化改革群众更开心。稳步推进“交房即交证,交地及交证”改革工作。自6月开展“交房即交证”的试点工作以来,中心聚焦健全协同机制、出台指导性文件,深入开展研究部署,聚力开展权籍调查靠前服务,拟定起草了《常德市“交房即交证”的实施方案》(送审稿)等指导性文件,与此同时,探索将市城区8个安置小区纳入“交房即交证”范畴,实现“交房即交证”工作向纵深发展。
(市不动产登记中心供稿)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