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心赤诚护国土
——记湖南省石门县国土资源局执法监察员杨波同志
杨波,男,汉族,中共党员,本科文化,1982年1月出生。1999年12月至2001年12月,在武警广西边防总队海警第二支队警通中队服役,历任战士、副班长、班长;2003年12月至今,在湖南省石门县国土资源局工作,历任乡镇国土资源所国土员、执法监察大队监察员、局办公室文秘、皂市镇国土资源所副所长,现任执法监察大队土地执法股副股长。
“有一种理想叫做责任,有一种情操叫做奉献”,正是以这种对事业高度负责,对工作无私奉献的精神,杨波同志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为守护石门县国土资源作出了积极贡献,树立了国土卫士良好形象。
一、转变身份,边防卫士变身国土卫士
在部队服役期间,杨波刻苦训练、敢打敢拼,军事素质非常过硬,连续两年参加了武警广西边防总队组织的军事大比武集训并取得优异的成绩,入伍第一年就担任了副班长,荣获连级嘉奖两次,团级嘉奖一次,年底被支队评为“优秀士兵”;第二年担任了班长,并加入中国共产党。退伍后,他被安置到石门县国土资源局,分配到乡镇国土资源所任国土员。从边防战士到国土卫士,从退伍老兵到国土新兵,身份变了,职责变了,不变的是他守土有责的信念。作为一名边防战士,他摸爬滚打,站岗放哨,守卫着祖国神圣的土地;作为一名国土卫士,他严格执法,忠于职守,守护着辖区的每一寸土地。
二、勤学苦钻,国土新兵成为执法老兵
刚到新的工作岗位,杨波清醒的认识到,仅有高中文化远远不够,只有加强文化知识学习,提升专业水平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为此,他报名参加了电大的函授学习,取得了大专和本科文凭;参加工作后,他积极学习业务知识,将《土地管理法》、《矿产资源法》两本业务书籍熟记于心,在乡镇国土资源所工作三个月后便能独当一面;在执法监察大队工作近十年,承办土地违法案件上百件,没有一件被撤销,执结率百分之百;为了提升写作水平和综合能力,他主动申请到局办公室工作,拜能者为师,为了写好一篇材料经常加班至深夜,语言表达、写作水平、文字综合能力得到显著提高;同时,他积极撰写新闻宣传稿件和综合调研文章,自学摄影摄像技术,勤于笔耕,先后在《中国国土资源报》、《湖南日报》、《常德日报》和电视台等媒体刊发稿件近1000篇,正面宣传了工作中涌现的先进人物和典型事迹,曝光了一批违法用地、非法采矿的反面典型;撰写的《国土资源执法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获2010年度湖南省国土资源系统优秀调研文章三等奖,撰写的《“铁脑壳”所长的软硬人生》获2012年湖南省国土资源系统廉政勤政典型征文活动二等奖,多次被省国土资源厅、市国土资源局和县委、县政府评为“优秀通联员”、“优秀通讯员”、“先进个人”,被石门县电视台聘为“特邀记者”,并加入了中国国土资源作家协会。
三、敢于担当,直面矛盾解决征拆难题
2016年初,局党组将杨波调整为执法监察大队土地执法股副股长,抽调县征拆办负责征拆执法工作;县征拆办任命他为执法室主任,负责全县征地拆迁违法案件立案查处、强制执行和起诉应诉等工作,从此与被征拆户尤其“钉子户”结下了不解之缘。征地拆迁被称为天下第一难事,征拆执法更是难上加难,破解征拆难题就成了他思考的问题和长期的工作。
1、调解纠纷化解征拆矛盾。历史遗留问题具有时间跨度长、复杂程度高、群众反响大等特点,涉及面广,有合理的,也有不合理,有些通过协调就能处理,有些需要通过行政救济或司法救济途径才能解决。在征地拆迁安置过程中,大部分被征拆户选择了货币安置或公寓楼安置,从此与农民彻底脱钩,许多被征拆户把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作为谈判资本,要求政府帮其解决问题才配合征拆。为了解决问题、化解矛盾,杨波购买了《最高人民法院行政诉讼法司法解释理解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条文理解与适用》等法律书籍自学,充实自己的知识面,有礼有节与被征拆户交流谈心、有理有据宣传法律政策、依法依规履行法定职责,和同事先后协调被征拆户权属纠纷、婚姻矛盾、财产继承、分家析产等历史遗留问题80多起,有31户在他们做工作后主动签订《房屋拆迁补偿协议》并倒房腾地,有力促进了建设项目的征拆进度。
王老,石门县宝峰街道双新社区居民,双宝路建设项目被征拆户。征拆工作启动之初,他第一个签协议,第一个拆房子,但由于家庭内部矛盾,房子拆了一半后当上了“钉子户”。为了不影响工程进度,杨波和同事在街道、社区工作人员的陪同下登门,与王老的大女婿文某、大女儿王某、小女儿王某共同协商拆迁事宜。经了解得知,王老只有两个女儿,大女儿与文某在王家结婚成家,小女儿嫁到永兴街道新厂社区。文某是皂市水库移民户,结婚之前,岳父不仅要求文某入赘,还要求改名换姓为王家撑门面,遭到文某的强烈抵抗,后经亲友和社区做工作,文某勉强同意做了上门女婿,但从此翁婿二人形同路人。此次拆迁,王某没有与女儿女婿商量就签订了《房屋拆迁补偿协议》,拆除了自己修建的四间平房,但不敢拆文某婚后出资修建的两间两层楼房。得知真实情况后,杨波首先温和的批评王老强迫女婿改名换姓是封建落伍思想,不利于家庭和睦,同时不与家庭成员商量就擅自签协议是不对的,王老诚恳的接受了批评。杨波请王老一家相信政府一定会依法维护被拆迁户的合法权益,也请他们支持政府公益事业建设,并与县征地拆迁管理处工作人员一起分开计算翁婿二人的拆迁补偿款,得到了王老和文某的肯定和支持,翁婿二人马上开始收拾东西准备交房腾地,并于当晚通知社区隔天倒房。第二天上午,杨波和同事到王老家中回访时了解到,经过调解,王老和文某的翁婿关系已经和睦不少,房屋正在拆除,不会影响项目建设进度。
2、依法行政攻克拒不腾地。杨波文明执法、公正执法、廉洁执法,没有吃过执法对象一顿饭,没有抽过执法对象一根烟,还经常忍受着执法对象的无端辱骂和言语威胁。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从来没有向组织提过任何要求、讲过任何条件,更没有给组织增添任何麻烦;作为一名退伍老兵,他没有因此退缩让步,更没有与执法对象发生正面冲突,而是打不还手、骂不还口,有礼有节与被征拆户交流谈心,有理有据向被征拆户宣传政策,依法依规履行法定职责,以自身的担当将非法利益诉求和别有用心者挡在门外。三年来,他共受理拒不腾地违法案件66件,立案查处拒不腾地违法案件22件,申请法院强制执行17件,司法强拆房屋3栋,司法拘留5人;提起民事诉讼案件10件,应对行政诉讼案件23件,无一件败诉,有效的规范了全县征地拆迁管理秩序,维护了国土部门良好形象。
2017年5月,石门县市民之家建设项目征收石门县宝峰街道宝塔社区居委会集体土地385亩,得到了征地区域大部分居民的支持,但截止签约之日,还有21户居民拒不签约,街道、社区和征拆人员多次上门做工作仍然无果。杨波和同事一一上门,耐心听取被征拆户的心声,不卑不亢为被征拆户宣传政策、打开心结,有11户主动签订了《房屋拆迁补偿协议》。对没有签订协议的10户,他和同事加班加点调查取证,准备立案查处。然而就在此时,他年仅三岁的儿子因病住进了医院。父母身体不好带不了,爱人当班主任没有时间带,工作进度又不能耽误,他请了几天事假,抱着一大堆证据资料、调查材料和一台手提电脑,一边照顾生病的孩子,一边抽空整理资料,撰写调查报告和违法案件会审表。孩子出院后,他顾不上休息,立刻将案件提交局务会会审,按照行政执法程序向这10户送达了《限期腾地告知书》、《限期腾地决定书》等法律文书,有效的震慑了“钉子户”,有4户在此期间签订了《房屋拆迁补偿协议》。在送达文书时,个别执法对象蛮横无理、破口大骂执法人员,甚至公开威胁要打击报复,扬言要与执法人员同归于尽,他默默的忍受着,无需争吵,也不敢告诉家人,怕他们担心,只向分管领导如实汇报,并加强警戒提防报复。在行政执法程序完毕和诉讼期满后,他代表县国土资源局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目前已有两户配合拆除了房屋,两户被依法强制执行,另有两户正准备强拆,有力打击了“钉子户”的嚣张气焰,营造了良好的征拆工作氛围。
敢于担当、尽职尽责,无论在什么岗位工作,杨波始终彰显军人本色,面对本职工作,敬业爱岗,乐于奉献,忠心赤胆,出色完成上级下达和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受到领导和同志们的一致好评,连续两年考评均为优秀,2016年被县政府记嘉奖一次,2017年被县政府记三等功一次。
(石门县国土资源局 易杨)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