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阅读 自然书香】人间正道是沧桑——读《在峡江的转弯处:陈行甲人生笔记》
为进一步推动全市自然资源规划事业高质量发展,推进青年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常德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举办了“青年有为 自然有我”高质量发展培训班,开展了读书沙龙活动,评选了优秀读书心得。为表扬先进、激励共进,特开设【青春阅读 自然书香】专栏,摘编优秀读书心得,供大家学习交流。本期请看督察科刘尚琦的《在峡江的转弯处:陈行甲人生笔记》读书心得。
《在峡江的转弯处:陈行甲人生笔记》
作者: 陈行甲
人民日报出版社
督察科 刘尚琦
读 书 心 得
人间正道是沧桑
——读《在峡江的转弯处:陈行甲人生笔记》
“三种单纯而极其强烈的激情支配着我的一生,那就是对爱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对苦难弱势群体不可遏制的同情。”这是在全国县委书记表彰会上,陈行甲引用罗素的一段话对自己理想的概述。
在单位组织的读书活动中,我有缘读到了《在峡江的转弯处:陈行甲人生笔记》。文字朴素、细腻、坦诚,有如一位长者在讲述自己的一生。一个孝子,一名才子,一位清官。作为从贫困农村出身的“草根”,一步步成长为全国优秀县委书记,陈行甲的人生轨迹励志且传奇。
家庭、家教、家风是人生的底色
书的开篇第一记《我和我的母亲》,讲述了母亲生育的艰辛,对干净勤快的执着,和乡邻间的淳朴故事。母亲是他生命的赋予者,人生影响者,母亲的教诲伴随一生。
让人印象最深的两个故事:一个是陈行甲小时候穿着补丁衣服弄了一身灰,母亲告诉他:“就算是补丁衣服也要穿得干干净净。”另一个是母亲在自家很穷的境遇下,面对村里更苦的王伯娘借盐和衣服时,无私地把舍不得用的物品借给她。
后来,陈行甲在水月寺任镇长期间主动帮联贫困户;在国家级深度贫困县任县委书记时提倡干部结穷亲,提出“干净、自强”的巴东精神;在投身公益后,为弱势群体传薪送爱,都离不开母亲从小在家庭教育中对他的引导。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为人父母后,我也深深感受到,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积极的家庭文化对个人品格塑造至关重要,对个人社会责任和奉献意识形成十分关键。
读书、学习、写作是一生的坚守
“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为学。”从贫困山村走出,学习改变了陈行甲的命运。
因为读书学习,他从农村考入省城;因为坚持学习,他完成翻译任务得到领导赏识;因为坚持学习,他在团县委锤炼了扎实的表达能力;因为坚持学习,他考上清华,苦练英语,为后来省委选拔干部公派留学奠定基础;因为坚持写日记,写讲话稿,为日后著书立说做好积累。
生活有其自身的逻辑,那些不经意间播下的种子,那些没有企图的浇灌,说不准什么时候一阵春风拂过就出土了。他的经历再次印证了“机会只垂青有准备的人”,而持续的读书学习无疑是这场准备最好的行动。
他的认真、坚韧、务实引人共鸣,想起自己参加培训班的最初,也倍感压力,面对困境寻找出路,大会上领导用自身的经历坚定地告诉我们,“成功的过程就是孤独和痛苦的过程”,听得几近潸然。从此,只为做成想办法,不为不会找借口。
每个人都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决定自己的样子,《平凡的世界》中的孙少平,《大江大河》里的宋运辉,《人世间》里的周秉义,不管世俗对于成功的定义是什么,成功一定源于坚持。坚持学习,坚持思考,坚持写作,坚持锻炼,坚持去做一切正确的事情,把耐心留住,惊喜才会慢慢酝酿。
理想、良知、热爱是毕生的追求
陈行甲从政期间,坚持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任外贸局副局长时,亲自参与押运卸货;任团县委书记时,牵头组织“让千名流失学生重返校园”活动;任镇长后,开源节流让水月寺镇走出困境;任巴东县委书记期间,面对各种压力,坚持做对地方、对人民、对党的长远事业有益之事。
人生下半场,他致力于公益创新、大病救助、青少年心理健康和教育关怀等公共服务项目,持续为社会贡献价值。他说:“共产党员是我永远的身份,我坚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信对弱势者的悲悯是人活着的意义之一。”
一个追求理想的灵魂就像奔向大海的河流,路途注定是艰难曲折的,但是只要向着大海的方向不变,最终会绕过那无数旋涡和暗礁,奔向一马平川东流入海。
《在峡江的转弯处》结尾处作者写道:“不管怎样,都要有目标、有方向,而这个目标和方向,不是来自外界,而是来自于我们的内心。”坚信爱与希望,坚定目标与理想,坚守良知和初心,虽有万水千山,行者必至。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