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阅读 自然书香】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读《苏东坡传》有感
为进一步推动全市自然资源规划事业高质量发展,推进青年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常德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举办了“青年有为 自然有我”高质量发展培训班,开展了读书沙龙活动,评选了优秀读书心得。为表扬先进、激励共进,特开设【青春阅读 自然书香】专栏,摘编优秀读书心得,供大家学习交流。本期请看自然资源所有者权益科廖梓清的《苏东坡传》读书心得。
《苏东坡传》
作者: 林语堂
自然资源所有者权益科廖梓清
读 书 心 得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读《苏东坡传》有感
提起苏轼,想必每一位国人都不陌生,但除了散碎的既有印象外,我对这位中国古代文学之集大成者的了解其实并不全面,透过那些名流千古的词句,我不禁好奇,他究竟拥有怎样变幻莫测的人生经历,他又是如何超越于那些狗苟蝇营的政治勾当之上,做到风光霁月、不忮不求的呢?为求解答,我翻开了林语堂所著的《苏东坡传》,试图跟随作者的笔触走进这位旷古奇才的一生。
(一)笃与志
苏轼年幼时,中直敢言的性格就可见一斑。有一次,苏母给苏氏兄弟讲《范滂传》,范滂是东汉名士,因上书弹劾宦官奸党,遭陷害入狱,范滂母亲在诀别之际安慰他说:“汝今得与李、杜齐名,死亦何恨!既有令名,复求寿考,可兼得乎?”读到此处,苏轼问母亲:“我若做范滂,您愿不愿意?”苏母回答道:“你若能做范滂,难道我不能做范滂的母亲吗?”范滂对苏轼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苏轼从小就选择以范滂为做人标准,以至于后来为官的苏轼,也像极范滂,始终谨守本心,从不曲意逢迎,明知自己所为的结果,但仍义无反顾。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受身边的人与环境影响颇深,苏轼跟着母亲读《范滂传》获得了榜样的力量,找到了自己的信念与坚持,而我们读苏轼,亦能看到他鲜活的的命运与卓越的心志跃然纸上,像一盏明亮的灯,又似一团隐形的火,在潜移默化中与我们思想交融,指引我们越过挫折与苦难,寻得人生的方向。
(二)浮与沉
“轼”本意是车的前扶手,苏轼的父亲苏洵替儿子取名为“轼”,旨在盼他默默无闻、扶危救困。苏轼在后来的人生中的确做到了扶危救困,就像他自己说的那样:“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眼前见天下无一不好人。”但他的深厚、广博、宽容、浪漫,以及群居不倚、独立不惧的品质,也注定了他要经历并不平凡的一生。
苏轼第一次参加科考时年仅二十一岁,他在那次被称为“千年第一龙虎榜”的考试中写下了名冠古今的《刑赏忠厚之至论》,年轻的苏轼自此声名鹊起。然而,纵使是对如此才气纵横的天之骄子,命运与造化依旧对其一视同仁。当苏轼的仕途正要起步时,变故接踵而至,数年间,他的母亲、妻子、父亲相继去世,待到守孝期满,天下已是宋神宗执政,震动朝野的王安石变法开始了。其实苏轼并不完全反对革新,他也深知承平景象下冗兵、冗官、冗费的隐患,但当黎民百姓因新法操之过急、行之过甚而苦不堪言时,他便义无反顾地成为了反变法派的代言人。苏轼多次上书反对新法,因此激怒了变法派中排斥异己的小人,于是他被罗织罪名,加以弹劾。面对现状无力的苏轼只好自请外放杭州,后又任密州、徐州、湖州太守,以勤于百姓事务忘却世事朝政。然而即便如此,变法派依然忌惮于他的政绩与才气,于是多次煞费苦心地曲解苏轼的作品,并给他套上蔑视朝廷、诬谤君上的罪名。古来君王善多疑,神宗皇帝终于被激怒,下旨将苏轼送交御史台审讯,这便是著名的“乌台诗案”。但人格魅力巨大的苏轼拥有着遍布天下的拥趸,从黎民百姓到当朝元老,再到太皇太后曹氏,纷纷劝谏神宗皇帝切勿错杀苏轼,这场闹剧最终以王安石“安有圣世而杀才士乎?”一言而决,苏轼得以保全性命,被贬至黄州为罪臣。宋哲宗继位后,重新召回反对新法而被贬的大臣们,苏轼得以再次被重用。然而,写下“塞上纵归他日马,城东不斗少年鸡”的苏轼又岂会因乌台诗案的打击而顺势而居,多年的贬谪生活让苏轼长期接触底层百姓,他又看到了新法中有利于百姓的部分,坚守本心的他又再次谏言主张参用新法所长,以至惹怒守旧派,因而再次被贬……
(三)信与行
回顾苏轼波谲云诡的仕途,坎坷二字都不足以形容,造化弄人也好,“一肚皮的不合时宜”也罢,其实苏轼并非天生叛逆,好为帝师,只不过是他自幼熟读儒家经典,深受儒家民本位思想的影响,富有民胞物与的精神。他始终坚持“民为邦本”:只有人民安居乐业了,才有社会的稳定;只有民富了,国才能强。在宋仁宗逝世,日费千金的时候,他建议“以官榷与民”,取消官卖;在宋神宗变法初期,他谏言“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指责其变法不顾人民的惶惑和怨愤,靠加重人民的负担以增加国家收入。
苏轼不仅是在政治改革主张中提倡以民为本,在为官施政的实践里,他也身体力行地与百姓站到了一起。任凤翔府签判时,他多次上书朝廷反映人民差役之重,解决衙役之害,释放了被无辜扣押的民众;任密州知州时,他抗击蝗灾、减免赋税、兴修水利、治盗安民,亲自救助抚养许多孤儿;任徐州知州时,他修建水坝,抵抗洪灾,与百姓同吃同住四十余天,直至水患消除;任杭州刺史时,他修医馆、抗瘟疫、治西湖、建苏堤;被贬儋州时,他仍坚持修路筑桥,布施文化,创建学堂。面对饥荒肆虐,他痛心疾首写到:“平生五千卷,一字不救饥。”即便是临终前,他仍以身作则告诫世人:“至今不贪宝,凛然照尘寰。”苏轼这一生忧国忧民,廉洁无私,无论穷达显隐,始终不改初心、不易其志,坚持除弊政、安民生,这份清白磊落、担当尽责,值得今天的人们,尤其是今天的党员干部反思、学习和效仿。
(四)变与悟
兴许多数人喜欢苏轼的理由,都是被他乐观积极的诗词击中内心,快意人生时“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及时行乐时“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激情豪迈时“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后人提起苏轼,便会感慨于他豁达的胸襟和与世无争的性格。但纵观苏轼一生,处于人生不同阶段的他的心境其实也有所起伏。年轻时,他也曾因亲人离别而神伤:“亦知人生要有别,但恐岁月去飘忽。”面对物是人非的景象时,他也会唏嘘:“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乌台诗案后,苏轼的人生更是进入过一段最迷茫与昏暗的时期,他面对凄冷的月色、江畔与孤雁时,怅然悲吟:“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好在时光是伤痛最好的解药,后来的苏轼每天布衣草鞋游走在荒山大江、修竹古木之间,又寻了几方地种田养花,也交了许多朋友。日出而耕,日落而归的生活,让他渐渐把理想落空的悲哀融汇在了山水田野之间,如同凤凰涅槃,从自我困境中蜕变出来。某次出行途中偶遇阵雨,同行的朋友狼狈不堪,他却泰然自若,听着雨打树林的沙沙声,畅快地吟起了诗:“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此时的苏轼是发自内心的自在,他在用超然物外的态度,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心境面对生活。
苏轼在黄州时曾多次游赤壁山,并写下了两赋一词,这其中的内容与心境更是值得我们学习与反思。“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多少英雄伟人都如浪花易逝,那一己之荣辱穷达又何足悲叹呢,所以苏轼尽情享受人生,肆意批评臧否,纯粹表达心中所感,将后果置之度外。“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苏轼主张众人皆是世间万物中渺小却平等的一员,要心怀敬畏地去认识自然、领悟自然、顺应自然。以古鉴今,回首当下,现如今的人类常以征服者自居,把世间万物和资源当成可支配的对象,进行掠夺性开发,但万物生生灭灭,无数次因自然被破坏而导致的灾难已经在向人类敲响警钟。“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义成”是苏轼的自然观,也是后人在无数次的经验与教训中验证过的正确理念。此外,苏轼“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的格物观也历久弥新。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浮躁时代里,功、名、利直接或间接地裹挟着现代人的生活,欲望的过度膨胀让“不忘初心”说易行难,倘若初心不在,渐渐迷失在追赶与索取中,又如何能在坎坷旅途里做到意志坚定,心境豁达呢?
苏轼的一生坎坷多舛,但恰恰是命运的试炼,造就了他伟大的灵魂,正如林语堂的评价:“苏轼最大的魅力,不是让内心被环境吞噬,而是超出环境,以内心的光亮去照亮生活的路。”你我都深知人生旅途里,前路虽辽阔,但绝不平坦,或胸怀抱负而不得实现,或辗转奔波依旧庸庸碌碌,或早已被生活磨平了一切棱角、一切锋芒……然而既然命运给予了晨昏朝暮、雨露风霜,我们不妨在俯首追逐满地的“六便士”时,抬头看看“月亮”。人生再难,不过八万餐。所有的际遇以及不可替代的生命体验终会塑造我们,完整我们,这便是对于平凡但不寻常的我们而言,一生最大的意义。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