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实干担当书写常德市自然资源规划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2024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常德考察调研,对常德城市规划、粮食安全等工作作出了重要指示,提出了殷切希望。一年来,常德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自然资源工作重要论述及考察湖南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全面准确把握蕴含的精神实质和核心要义,融会贯通抓实抓细重点工作任务,有力推动全市自然资源规划事业高质量发展。
聚焦粮食安全,抓实抓牢耕地保护
常德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牢牢把握“量质并重、严格执法、系统推进、永续利用”等重大要求,印发1号田长令《常德市加强耕地保护十项措施》,出台《耕地保护监管执法与监督执纪工作协同办法》,以“长牙齿”的硬措施强化耕地保护,常德市、桃源县获得2024年度全省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市县“双第一”;完善田长运行机制,制定五级田长职责清单、任务清单、问题清单,积极探索“田长+”新模式,采取硬招、实招、严招,推动田长履职尽责;坚持“稳总量、促增量、控变量”工作思路,通过“恢复+整治”双措并举,实现耕地“非农化”问题整改率100%,国家历年督察反馈问题销号率97.5%,省级历年督察反馈问题整改率98.1%,均排名全省第一,连续4年实现耕地净增加。
聚焦多规合一,空间蓝图多姿多彩
常德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强化城市规划引导与控制,在城市规划中展示城市魅力,全面构建“三级三类”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市县两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全部获省政府批复,127个乡镇国土空间规划、226个重点村庄(片区)规划完成审查报批,《常德市鼎城区谢家铺镇粮食生产综合重点片区村庄规划(2021—2035年)》获得全省国土空间规划设计和案例展评一等奖;将“三级三类”规划数据套合至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系统,梳理了空间规划、监测预警、城市体检3大类500余项指标,建立了评价、管控和审查在内的3大类64个模型,实现规划分析、评价、编审、实施、监测等全生命周期信息化管理;严格执行《常德市中心城区建设项目规划管理办法(试行)》,修订完善空间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实现规划编制、审批、实施、监管闭环管理。
聚焦发展大局,要素保障有力有效
常德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坚持“项目跟着规划走、要素跟着项目走”,推动土地要素报、批、供流程更加快速高效,新增建设用地应批尽批、应供尽供、应保尽保,宜常铁路(湖南段)项目获自然资源部用地预审批复,为项目后续可研批复和尽早开工建设奠定了扎实基础;强化土地全生命周期管理,坚决遏制闲置土地“边清边增”,处置存量闲置土地4253.97亩,处置园区三类低效土地2935.78亩,处置批而未供土地11024.96亩,推动土地要素向有效项目聚集;出台《常德市新型产业用地(工业用地)试点实施方案》,常德市成为全省唯一开展此项改革试点的市州;全力启动自然资源资产组合供应,3个项目纳入省级第二批试点。
聚焦底板基础,安全底线守好守牢
常德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紧盯低温雨雪冰冻天气,抓好“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地质灾害防治,特别是在汛期强降雨期间,派出10个指导组下沉指导,确保人民群众零伤亡,被《央视新闻调查》栏目正面报道;开展自然资源规划领域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开展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回头看”,持续深化“打非治违”、土地和矿产资源执法“双零”行动,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深入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健全接访处访工作制度,信访总量同比减少35%;强化法治自然建设,被司法部评为全国“八五”普法中期表现突出单位。
聚焦减负赋能,民生保障用心用情
常德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全面推行以“大部制、扁平化”为主要内容的“工作项目化”管理改革,授权首席审批员更多事项审批决定权,实现服务“扁平化”、效率最大化,改革工作经验得到市委改革办推介。启动不动产登记自助缮证服务,推行“24小时不打烊”自助服务、周六“不打烊”现场服务、“不动产登记+水电气视网”一体化办理等便民利民事项,实行“预售商品房网签+不动产自动预告”业务协同联办,市本级实现不动产预告登记全流程不见面办理,得到办事群众一致好评,工作经验被广泛推介,市不动产登记中心荣获全国不动产登记便民利民窗口建设工作成效显著单位;持续整治形式主义,切实为基层减负,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开展不动产“登记难”专项整治,87个问题楼盘19288套房屋顺利办证,被省纪委监委宣传推介;出台党建工作20条和改进工作作风10条,压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以“五严五学五提升”为抓手,构建干部培养“1468”体系,举办“青年有为自然有我”高质量发展培训班,年轻干部得到锻炼洗礼,干部队伍更加富有朝气和活力。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2025年,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将沿着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指引的方向,锚定“三个高地”、推进“二次创业”,谋划三大改革(构建汛旱并防和耕地置换协同推进机制改革、自然资源资产组合供应改革、“一张图”建设与应用改革),抓好三大项目(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项目、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土地储备专项债券项目),强化三大支撑(要素支撑、环境支撑、队伍支撑),守牢三大底线(安全生产底线、信访维稳底线、党风廉政建设底线),干在实处,走在前列,自觉把部门工作放在全局工作中谋划和推动,为常德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