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国土资源工作巡礼】城市建设的开路先锋
——我市测绘地理信息服务纪略
本报记者 姚懿容 通讯员 李惟罡
“以计算机技术、光电技术、网络通讯技术、空间科学、信息科学为基础,以全球定位系统(GPS)、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为技术核心,将地面已有的特征点和界线,通过测量手段获得反映地面现状的图形和位置信息,供工程建设的规划设计和行政管理之用。”这是专业人士对“土地测绘”的定义。
作为湘西北第一家甲级测绘资质技术单位,常德市国土资源规划测绘院紧跟测绘地理信息产业转型升级步伐,不断提升技术服务水平,为我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大量优质、及时、科学的服务保障。可以说,经济社会的绝大部分信息都与地理空间位置相关,常德的发展,离不开测绘事业的前期性服务。
服务项目建设是测绘工作的重要内容。它不仅为工程的前期规划设计、拆迁安置、环境评估等提供科学的判定依据,而且为工程建设实施过程和竣工后的运营管理提供全程性的测绘与地理信息服务,以此优化工程设计,保障工程质量,确保运行安全。“十二五”是数字常德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和市本级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两项中心工作的关键时期。在既要重点推进中心工作,又要按时保质完成重点工程项目和规划测绘等日常工作的双重压力下,市国土资源规划测绘院以切实转变作风、增强业务素质、提升服务质量为根本,集中人员、集中设备、歇人不歇机,开足马力与时间赛跑。“十二五”期间,全院共完成测绘地理信息服务项目4391个,测土面积达25.6万亩,承担了东常高速、岳常高速、常安高速、安慈高速、石长铁路增建二线改线工程、黔张常铁路、文化创意产业园、常德卷烟厂异地技改新建、常德师范学院等“两师两院”新建、武陵区和柳叶湖旅游区城乡增减挂钩、穿紫河中段(七里桥至长胜桥)综合整治工程、鑫盛建材一期、古田路等一大批省、市大型重点工程的测绘服务工作,对内对外提供数据344次,签订测绘地理信息数据使用许可协议124份。2014年,数字常德地理空间框架建设项目通过验收,有力提升了我市地理信息化水平,在领导决策、应急抢险、重大建设、公共管理、社会民生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2015年,市本级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建库工作完成,这对实现凭证管地用地、维护农民合法权益、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等有重要意义。
专技人才和软硬件设备是测绘工作的“奠基石”。5年来,市国土资源规划测绘院紧跟转型升级形势,逐步优化人力资源和业务资源配置,形成了集项目跟踪、方案设计、数据采集、内业生产、系统研发、数据建库等“一站式”测绘地理信息服务于一体的62人的专业技术团队;拥有测绘地理信息专业领域各类仪器设备和专业软件150多台(套)。
为提升测绘地理信息技术服务水平,自通过ISO9001:2008质量体系认证后,市国土资源规划测绘院建立了完备的“三查二审”质量监督检验体系,对项目产品成果实施全程监管,“十二五”期间共完成质量检查项目4275个,院内技术成果首检合格率达96.5%。同时,坚持项目一月一调度,开辟绿色通道,做到急事急办,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办公自动化(OA)管理系统,优化项目流程,加强内部业务科室和服务窗口的工作对接,形成了科室围绕窗口转、窗口围绕客户转的服务新格局。过去5年,全院共获得省级奖项9次、市级奖项1次;获奖人数达32人,其中省级奖27人、市级奖5人。
平凡单一的工作难掩测绘人的风采,5年来,市国土资源规划测绘院涌现出不少先进典型人物和事件。东常高速、常岳高速、常安高速3条高速公路征地报批图件制作及资料装订工作期间,测绘工程科科长王元波妻子临产在即,但他作为主要技术负责人,白天要赶外业测量进度,晚上要加班整理内业资料,1个多月吃住在办公现场,没能回去照顾妻子一天,即便是儿子出生,也只是趁着吃晚饭的间隙风风火火带着一身泥去了趟医院,匆匆忙忙看过孩子一眼,就赶回办公现场。市本级农村集体土地确权外业调查工作中,规划设计科科长王忠右手骨裂,第五组技术员陈林右手骨折,陈浩在工作中右手3根手指划伤缝针,但几位同志硬是用左手操作鼠标完成了内业操作和成果资料整理,未因此离开工作岗位一天。白鹤路、松风路、万金障吹填区测量工作中,技术员曾斌、黄俊尘陷入吹填区泥沼,埋置胸口,经同伴救援后,克服恐慌,坚持完成测量任务。在几个拆迁安置小区测量项目中,为让农民兄弟尽早住进安置房,测绘人员总是在受理项目的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深夜打着探照灯完成聚宝安置小区测量、在飞雪中完成青林安置小区测量……
这就是常德测绘人的工作。科学的管理理念、优秀的人才资源、权威的认证资质、优良的工作作风、高新的技术设备,让这支荣膺“全国测绘系统先进集体”的光荣团队阔步向着更深更广的领域开拓,为常德的明天规划出新的蓝图,描绘出更大更美丽的城市梦想!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