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政“一把手”谈耕地保护|汉寿县:守好“耕地线” 护牢“饭碗田”
汉寿县现有耕地91.03万亩、永久基本农田80.92万亩,是全国重要商品粮生产基地县。近年来,汉寿县严守耕地保护红线,筑牢粮食安全根基,耕地面积连续两年实现净增长,耕地质量得到全面有效提升。自然资源工作连续3年获常德市政府真抓实干督查激励;2023年获省政府耕地保护工作真抓实干督查激励,荣膺全国首批“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耕地保护永远在路上,汉寿县将认真落实全省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工作会议精神,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坚决守好“耕地线”,全力护牢“饭碗田”。
健全“三项机制”,以严管促长效。一是健全责任追究机制。始终坚持把耕地保护作为一项根本性、基础性和关键性工作来抓,认真研究部署耕地保护相关工作,学习耕地保护的最新政策,利用耕地恢复、永久基本农田“核实处置”、常态巡查执法等方式,及时发现并制止破坏耕地行为,严格实行责任追究,坚决守住耕地保护红线和粮食安全底线。二是健全层层负责机制。建立县乡村网格“四级”田长工作体系,实行县级党政领导分块包干负责制,在全县成立21个工作小组对应负责各乡镇(街道)工作,将整改任务分解落实到镇村、到图斑、到丘块、到时间段、到具体人,实行挂图作战、倒排工期。县、乡、村逐级签订耕地保护责任书,县级田长抓统筹,乡镇级田长抓落实,村级田长、网格田长抓巡查,分级负责、齐抓共管。三是健全督导考核机制。充分发挥绩效考核“指挥棒”作用,将耕地保护工作作为专项考核内容,加大督查检查通报力度,对包干负责领导干部和村居负责人实行考核奖惩,对乡、村两级干部耕地保护履责不力的严格问责,督促屡次整改不力的党政一把手引咎辞职。
打好“三场战役”,以严治提质效。一是打好集约“突围战”。改革完善耕地占补平衡管理方式,以乡镇(街道)为单位,辖区内实有耕地高于耕地保有量的,才能占用耕地报批,且报批数量不能导致辖区耕地低于耕地保护任务,坚决做到“以补定占、先补后占、节约集约”,从源头上减少占用耕地,确保耕地总量动态平衡,耕地面积不减少、质量不降低。二是打好耕地“保卫战”。聚焦耕地“非农化”“非粮化”,始终保持对违法用地的高压态势,针对部省卫片、耕地进出平衡等问题图斑,实行县、镇、村三级联动,强执法促整改,切实推进存量耕地违法“全清零”,做到新增违法用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三是打好质量“提升战”。在前两年投入1700万元耕地恢复及图斑整改经费的基础上,继续投入1000万元,对省级以上耕地图斑整改和恢复耕地进行奖补,持续优化耕地布局,将坑塘、林木、草皮等复垦复耕,做到“林果上山、耕地下山”。同时,加大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规模,鼓励大户承包种植,推动粮食产能持续提升。
织密“三张网络”,以严查增实效。一是强化科技赋能,铸造“技防网”。充分发挥遥感卫星监测、铁塔视频监测作用,为耕地保护装上“千里眼”“顺风耳”,实时监控全县耕地,高效核处疑似违法图斑,实现耕地保护实时化、智能化、精准化。二是强化宣传巡查,织密“人防网”。持续开展耕地保护宣传活动,通过发放宣传册、开通“村村响”广播、曝光违法案例、观看警示教育片等方式,让保护耕地、依法用地意识更加深入人心。组织召开挖机手业主大会,签订《不破坏耕地承诺书》,实行耕地施工备案制度。强化日常巡查处置,对新增违建“动土就填、露头就打”。三是强化协调联动,形成“联防网”。完善自然资源、农业农村、交通、水利、文旅等部门联动机制,加强资源整合、信息共享、联防联控,畅通线索举报渠道,按照“既查事又查人”的原则,对耕地问题图斑及破坏耕地违法行为,严肃追究相关单位和人员责任,形成耕地保护高压态势。
汉寿县将坚定不移落实耕地保护党政同责,以更高的标准、更强的意志、更实的作风,为守住耕地保护红线和粮食安全底线彰显汉寿担当、贡献汉寿力量。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