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湘晨报》2024年6月18日02版
走在柳叶湖旅游度假区白鹤镇郑家河社区,黄大妹的玉米地旁立着一块“耕地保护责任牌”,上面印着二维码。只要用手机扫码,这块园地信息连同户主其他田地信息就显示出来:“杨再兴,水田5.2亩,旱地10.3亩,园地0.4亩。” 这是常德市柳叶湖旅游度假区创新探索耕地恢复和智慧 护田的“责任牌”,不仅树立起党政同责的“责任牌”,更把这块责任牌插在地里,竖在老百姓的心里。2022年,该区利用建立耕地丘块信息台账,对耕地创新试点,实施“户籍式”管理,推行“码”上管,定田、定人、定户,责任到人,监控到位,真正做到让每一寸耕地都实至名归,让良田必须是“粮田”。 “这块耕地,前年就立上了责任牌,实行户籍化管理。”黄大妹说,以前大家都不清楚是基本农田还是一般耕地,可以种什么、不能种什么,现在只要用手机扫码查看,地是谁的、怎么利用,清清楚楚,大家根据规定,规范种植。 柳叶湖旅游度假区地处武陵山余脉向洞庭湖盆地的过渡地带,既有山丘平岗,又有远近闻名的“中国城市第一湖”柳叶湖,湖水面积多达21平方公里。该区又位于城市规划用地红线区,耕地资源极为珍贵。 从2022年3月开始,柳叶湖实行智慧护田、智慧用地,给耕地上“数字户口”,依托科技支撑,利用卫星影像图层和矢量地图图层,精确定位田地,搭建田长制手账APP,创新建立“二维码”管理平台,为全区5.2万亩耕地赋码,实现智慧管田、护田。 “我每次就沿着这个边线巡田。”同兴村村支书杨宏志打开田长制手账APP说,这个卫星影像图层上的土地信息一清二楚。 去年2月,一名村民准备 搞稻虾混养,动了挖机。杨宏志发现后,立即打开田长制手账APP,查询地类,叮嘱其不能挖鱼塘。得知是稻虾混养开渠,杨宏志又苦口婆心地劝说:“开渠要注意,沟渠面积不能超过10%,深度不能超过1米。” 在柳叶湖旅游度假区田间地头,矗立田长制公示栏,栏内田长制度、双岗责任体系、田长制二维码一应俱全。只要扫码,便能了解全村耕地保护情况。扫描二维码,卫星影像图层和矢量地图图层,既可精确定位田地,也可生成田长 巡田轨迹。点击任意一块田地,网格位置信息、区联村田长、村级田长、耕地保护面积等信息,一目了然。 借助这一款自创的“二维码”管理平台,柳叶湖旅游度假区管委会围绕推进耕地保护“田长制”,最终融汇成一套“组合拳”,打通了耕地保护的“最后一公里”。 在每块耕地上用红线勾勒的区域,实际上蕴藏着两种网格管理模式。“网格田长制”针对的是城郊结合部耕
地较为集中、且已大范围流转的村(社区),“组田长制”针对的是其他偏远村组。两种模式在先期试点时,得到了白鹤镇郑家河社区、白鹤镇同兴村老百姓一致好评。红线施划严格依据三张图纸,即“三调”耕地分布底图、耕地保护目标分布图和网格底图。
“掌上管田,省心省力。”该区白鹤山镇郑家河社区第三网格田长郑志祥举例,以前劝村民这块地不能用来栽树只能用来种田,绞尽脑汁、费多少口舌都说服不了人,现在好了,只要打开APP,大家都能看到土地属性,永久基本农田只能用来耕种,林地上植树当然没问题。
从“田长管”到“大家管”,柳叶湖科技赋能,创新管理守住耕地红线。郑志祥介绍,现在每一块地都有了“身份”,具体信息清清楚楚,老百姓也随时可以通过APP进行举报,看看有没有地抛荒,或者是改鱼塘的、乱搭乱建的。 通过智慧管田、护田,柳叶湖旅游度假区已连续4年实现了违法用地“零增长”,守护亩耕地红线。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