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适老专区>工作动态>详细内容

中国自然资源报头版头条推介:洞庭云梦——湖南洞庭湖“山水”工程见闻

来源: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3-10-13 14:51 字体:【

    

cc864aea637b402a8e60f1ffa5bc63e2.jpg

 2023年10月12日《中国自然资源报》头版推介

 宽阔而古老的洞庭盆地,一湖水,因为自然、人为的双重因素,割裂聚合,增缩无常,与长江之间,演绎着一出漫长跌宕的江湖故事。

历史长河中,“八百里洞庭”曾与江汉盆地的“云梦泽”交替成为接纳长江洪峰的“水袋子”;明清以来,向湖要粮、人进湖退,洞庭湖一度变成“一条河”。

如今,“云梦泽”早已消失在千年前,代之以星罗棋布的小湖泊;洞庭湖也演变为东、南、西洞庭湖及大通湖等众多内湖。

然而,无论这一湖水如何游离飘荡,这片“涨水为湖,落水为洲”的生息之地,复杂而独特,始终保障着长江中下游安澜,也是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

有人说,洞庭湖已经“病入膏肓”,走到了“湖生”拐点。洞庭湖,是否会成为下一个云梦泽?

2022年,“中国山水工程”获评联合国首批十大“世界生态恢复旗舰项目”,被评价为“这是全世界最有希望、最具雄心、最鼓舞人心的大尺度生态修复范例之一。”

洞庭湖生态保护和修复,正是我国自2016年以来实施的51个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山水工程”)中的典型案例。拐点之后的洞庭湖,迎来生机,续写着江与湖、人与水、绿与金的故事。

01、一株水草的“三种身份”转化

2023年8月,大通湖环湖路上行人零星,只有路两边一池一沟的荷花,不畏暑热,绵延生长。

大通湖区水生植物产业示范园坐落在环湖路边,园区主路两边,是一方方水塘。里面没有鱼苗,而是还未长大的水草。

“小水草,既是‘生态草’,也是‘景观草’‘黄金草’。”大通湖生态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康朝辉介绍说,“2022年大通湖水草销售额达1000万元,小水草也从2020年走出大通湖,销往湖北、安徽、江苏等地。”

水草的“三种身份”转化,背后是大通湖“断尾求生”的转型之路。

大通湖是洞庭湖的湖中湖,也是湖南省最大的淡水湖泊,被称为“三湘第一湖”。因为位于洞庭盆地最洼处,且状似心形,亦称“洞庭之心”。

进入21世纪,过度投肥投饵、过度捕捞、农业面源污染……大通湖水质每况愈下,2015~2018年国家地表水质监测结果均为劣Ⅴ类——我国水质标准最差的一类,超标因子为总磷。

湖体自净能力基本消失,水生植被逐渐消失,水生生物群落消亡,湖底成为“水下荒漠”。

一面是“湖广熟,天下足”的无尽索取;一面是无法承受之重的生态负担。转变发展方式,寻找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成为一道必答题。

2018年,大通湖临湖1000米区域被划定为禁养区,水产养殖业退出。只是“一禁了之”并不能解决水质问题,益阳市听取专家建议,改种水草。

水草可以大量吸收氮磷等有机物,让氮磷导致的水体富营养化逐渐降下来,吸附水中的杂质,让湖水逐渐变清澈。这样的草,也被当地人称作“生态草”。

由于湖水浑浊,能见度低,开始的时候连水草都种不活。在武汉大学技术团队和专家的具体指导下,通过选种,采用立体种草方法,开展水下、水面、岸上种植。当地渔民积极参与,从以前的捕鱼采莲,到现在行船种草,成为大通湖上的新景观。

人工在修复,大自然也在助力。很多原生物种开始重现,且逐渐增多,大通湖又现生机。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现在的大通湖正在逐步恢复生态化的水产养殖,引导农户采用“水草﹢”种植养殖模式。

科学的种植办法,一年见成效、三年大改观。“水下荒漠”逐渐恢复为“水下森林”。通过不同类型的水草种植,大通湖沿岸出现了绿色长廊、水乡花海,“景观草”带起了环湖生态旅游。

当初,康朝辉退出水产养殖的时候,政府部门鼓励他种水草,并且承诺按照高于市场价的5%到10%全部包销。他把承包的鱼塘全部种上了水草,当年就长势良好。

“相比当年养鱼时亩均年收入3000元左右,现在改行种草,亩均年收入达8000元。还有采用‘水草﹢’种养模式的渔民,亩均收益达1万元。”康朝辉介绍说,“‘大通湖大闸蟹’已成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并走出国门,远销新加坡、迪拜、菲律宾。”

小水草成为名副其实的“黄金草”。

大通湖“种草疗伤”改变了模样,加上环湖截污、疏浚活水等配套工程,到2022年,大通湖水质整体从过去的劣Ⅴ类转变为Ⅳ类,并且水质还在持续向好。

“湖内的事情湖外做。”益阳市大通湖区自然资源局局长胡华介绍说,“大通湖的保护和修复,贯彻并实施了‘退养、截污、疏浚、活水、增绿’十字方针和系统工程。”

驰而不息,久久为功。2022年,大通湖治理工程被纳入洞庭湖区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洞庭湖山水工程部署7项重点工程、50个子项目,总预算70亿元,将整个洞庭湖湖体、湖滨、环湖农田及其外围山地作为一个完整的自然地理单元,针对山、水、林、田、湖、草等各种生态要素,采取山上山下、岸上水里同治的思路,充分体现了整体保护、系统修复原则。

02、一朵芦菇背后的“三大工程”

走进湖南洪毅富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一垄垄芦菇从厚厚的芦苇基质土里冒出来,新鲜饱满,像一把把“小伞”。

洞庭湖里“蒹葭苍苍”,芦苇恣意生长,当地人曾用其造纸。造纸产生的废水对水环境影响严重;造纸业退出后,芦苇治理又成了“心病”。

以芦苇为基质的芦菇,味道鲜美,经济价值很高。这一发现不仅让大量芦苇“变废为宝”,也让当地人找到了新生计。即使在疫情期间,通过电商直播,西洞庭湖的绿色湖产也能到达千家万户。

记者在常德市还了解到一条黄金旅游路线:常德野生动物世界—汉寿蔬菜公园—西洞庭湖湿地。

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西洞庭湖区群众换了个方式“靠水吃水”,背后是“三大工程”系统修复带来的生态支撑。

西洞庭是洞庭湖的西部咽喉,吞吐长江松滋、太平二口洪流,承接沅、澧二水,是长江中下游洪流的首个“承接器”和防旱“前哨站”,具有强大的调蓄洪水能力,每年可补给地下水4.7亿立方米,调蓄洪水52.5亿立方米,是保障长江中下游居民安全和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

早在1998年,西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始建设。该保护区属于湿地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是我国淡水湿地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区域之一,是国家重要种质资源库。

这里还是鸟类重要栖息地和候鸟迁徙重要通道。在东亚—澳大利西亚漫长的迁飞途中,每年有4万多只越冬水鸟来这里停歇、栖息、觅食。

dcf9f3a59e144c8890fa2a8abe95726f.jpg

西洞庭湖湿地植被恢复前(2018年2月)

ff92ffc15e6d4216ac31179feff91829.jpg

西洞庭湖湿地植被恢复后(2021年5月)

生态功能之外,还有人与水的关系。以往,人们以“靠水吃水”的传统生产方式解决生计,极其依赖湿地内的自然资源,导致湿地内围网养殖、过度捕捞、杨树种植频繁。过度开发利用湿地资源,加之水文形势发生变化,导致冬季湿地缺水严重,面积萎缩,功能退化,生境破碎,湿地面临“失地”风险。

“丰富的生态功能、复杂的生态问题,需要大尺度的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常德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局长宋磊认为,“西洞庭生态修复要从‘末端治理’着力,改善生态环境,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2018年,西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岸线、洲滩及缓冲区、实验区生态修复工程作为子项目被纳入湖南湘江流域和洞庭湖保护修复工程,成为“十三五”期间第三批“山水工程”试点工程。

西洞庭湖强化系统修复,实施“三大工程”,推动区域综合整治。

工程一——实施生态补水保水。对湖区淤洲、东洼等水鸟重点栖息区域进行冬季生态补水、形成有层次的水面及滩地,修建生态保水设施约8千米。

工程二——洲滩和水环境整治。对湖内92处洲滩进行沟渠整治,“退养还湿”1328亩精养鱼塘,综合整治1297亩养殖水域。

工程三——实施生态岸线、植物恢复和动物栖息地修复。修复退化湿地12万亩,岸线复绿2千米,洲滩上形成乔木—芦苇—薹草—泥滩—沉水植物的带状分布格局,恢复湿地植被2万亩,打造西洞庭湖半边湖、凉爽洲等水鸟栖息地。

8da771cb2df240a7baba19fd051c08d1.jpg

西洞庭湖水鸟栖息地恢复前(2018年9月)

69c0d6dbcaf840ce80550d4d2bcd27a2.jpg

西洞庭湖水鸟栖息地恢复后(2023年3月)

“西洞庭的春天,是鸟儿叼来的。”如今,西洞庭湖断面水质保持在Ⅲ类或优于Ⅲ类,沉水、浮水、挺水植物种数增加,越冬候鸟达40余万只。

西洞庭湖再现岸芷汀兰,万物相生。

03、一湖碧水凝聚各方力量

胡华的另一个身份,是大通湖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指挥部办公室主任。包括益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在内,益阳市“山水工程”办公室的7位成员还有来自该市财政、住建、生态环境、林业、水利、农业农村等部门的负责人。

如果种树的只管种树、治水的只管治水、护田的单纯护田,很容易顾此失彼,最终造成生态的系统性破坏。

“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山水林田湖进行统一保护、统一修复的要求。”胡华认为,落实要求,需要各相关部门凝聚合力,“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那么我们在实施保护和修复过程中,也要‘各做一道菜,共办一席宴’,坚持系统谋划、综合治理,而不能‘九龙治湖’。”

不仅是各职能部门,大通湖治理离不开环湖3县(市、区)13个乡镇的协作联动。

“虽然大通湖湖面都归属大通湖区管理,但流域面积1025平方千米、流域总人口44.69万,流域内有水田53.1万亩、旱地18.1万亩。”胡华告诉记者,流域内沟渠密布,水系四通八达,最终都汇入大通湖,污染负荷强度大。仅靠大通湖区,治理无从谈起。

处于大通湖上游的南县、沅江市干部群众,破除了“污水往下流,何必我发愁”思想,协同治理,流域联动,共同“守护好一江碧水”。

当地群众也加入进来。

刘克欢曾是汉寿县养殖大户,从2015年担任西洞庭湖湿地保护协会会长以来,带领448名志愿者发放湿地保护倡议书3万多份,清理湖面垃圾7000多吨,“索取者”变身“保护者”的队伍不断壮大。

史少文曾是大通湖区6000亩精养渔塘的众多“塘主”之一,大通湖退养还湖后,他和妻子转型护鸟员,8年巡湖,守护“洞庭之心”的万羽精灵。

洞庭山水翠,长江漾清波。大通湖的保护和修复,不仅有洞庭湖湖滨湿地生态修复与物种保护、洞庭湖区域监测监管能力建设,还有四口水系连通与面源污染生态拦截、四水尾闾水环境水生态修复、汨罗江—新墙河中下游水环境水生态修复、幕阜山历史遗留矿山与森林生态保护修复、武陵—雪峰山历史遗留矿山与森林生态保护修复。

湖南省自然资源厅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处处长董振亚说,在“山水工程”推进过程中,湖南不断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

——注重规划引领。《湖南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2021-2035年)》系统提出规划期内全省生态保护修复目标任务、空间布局、重大工程和政策措施,努力构建全省生态保护修复工作的“一盘棋”和“路线图”。

——优化系统布局。以“一湖碧水、一江清流”为主线,以筑牢祖国中部生态屏障和打造长江经济带“清水长廊”为总抓手,洞庭湖山水工程实施区基本上是整个洞庭湖平原及其外围丘陵地带一个完整的自然地理单元,工程布局体现整体性、系统性。

——完善制度体系。《湖南长江经济带重点生态区洞庭湖区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项目实施指导意见》等系列文件出台,从制度层面规范重大项目实施,促进山水林田湖草沙各要素系统治理。

“山水工程”重塑山河底色的同时,也让洞庭湖成为自然课堂。西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鱼鸟博物馆里,有64类139种鱼类标本、183类762种鸟类标本,还有观鸟屋、观鸟步道。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水脉亦文脉,古今多少文人墨客以湖寄情。而洞庭湖的付出和坚忍,也唤醒了更多人的珍视之心,以及对诗意栖所的由衷向往。

诚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所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开展了一系列开创性工作……

“山水工程”正是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共生之道筑路夯基。

解决生态修复的历史欠账,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路虽远,行则将至。淼淼洞庭,未来可期。